內外科護理與實作有分 I 與 II,I 有五學分,II 有三學分,總共八學分,屬於學分數很重且很雜的科目。雖然只有五學分,但是每周上課堂數會有到八節課。且前提是你基護有及格才能夠修,若這一科50 分會直接擋修內外一的實習。
這門課由許多老師共同上課,也會請業師過來講實際臨床上的經驗。上課方式有分為以下幾種上課方式
1. 講授。有些老師會用永大的最新實用內外科護理學,有些老師會用華杏的成人內外科護理學。這兩本教科書都是國考用書,提供完整的系統架構讓你會比較好理解每個系統相關的解剖生理,檢驗檢查方式以及深入疾病各論。教科書的大架構很重要,因為內外科護理內容太多,幾乎是結合身體評估,藥理學,解剖,生理,微免與病理與基護的課程之綜合深入的課程。所以課前預習,課後整理自己的筆記就十分重要。
內外科護理與實作老師很重視同學的出缺席的狀況,連遲到都會註記。老師會在教學完針對教學內容進行小考。這些就是平時成績,佔學期總成績的 10%。
2. 實作教學。幾乎每個系統都會有,實作教學就是提供案例,小組討論後馬上在課堂上回示教或是報告。每個老師實作的方法不一樣,有老師會用有獎徵答的方式,有老師會用案例要我們寫出要進行的護理評估,判定健康問題,實施的護理措施與之後的評值。所以這部分工具書與方法就很重要,因為這就是內外科實習時要寫的功課。所以 NANDA 護理診斷手冊以及護理學導論中的概念模式與護理過程就很重要。
3. 情境模擬。會有三堂的情境模擬,會有示範病人在模擬病房,課堂上抽三個人當模擬護生,需要運用觀察與會談的溝通技巧,評估病人的身心反應與主要的健康問題,並提供護理計畫與相關處理。其他同學就會在 S401 或 S401 用攝影機看到模擬病房的情況,並需要馬上寫出模擬護生的行為以及進行反思。看起來簡單,但是實際上真的要判定哪個問題是病人目前主要的健康問題其實是需要經驗累積的。
實作教學與情境模擬的報告與表現會佔學期總成績的 15%。實作與情境模擬的題目不在期中期末考出題。
4. 技術練習。課堂上會有十次的技術練習時間。學期末內外科護理與實作也是會有技術考。技術考佔 5%。要考的技術有 IV 注射,抽痰與氣切護理, CVP 測量與護理,有些技術滿分是 120 分,練習技術與最後考試的依據都是根據 check list 評核。只不過我們這一屆因為疫情,技術考只能利用其他替代方式進行。
最後就是大魔王的兩次期中考與期末考。第一次期中考佔分 20%,第二次佔分 25%,期末考佔分 25%。為什麼說是大魔王,那是因為考試內容很多,題型雖然是單選,但是題目是多重複選,題目很長。另外就是要抓對重點,內外科護理的重點是護理措施,護理措施,護理措施.....,護理措施都看得懂,但是考試時竟然都會搞混?? 做檢驗的前中後有哪些護理措施,手術前中後有哪些護理措施,疾病有需要特別注意的護理措施,那些檢驗數值是異常值? 題目中考的疾病名稱或是做的檢驗,會用英文出題。
會不會當很兇? 會。因為期中期末考出 40 題,其實每一題都是 2.5 分,分數很重。所以考不及格的人真的會蠻多的。有些老師上課的時候會特別說重點,有些老師上課就僅僅是念課文,沒有講重點或是呼應臨床。這時候老師上課的好壞就顯而易見。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