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護理實習需要準備的物品

實習必備用品,在藍色實習服中的兩個百寶袋中,需要放的東西有

1. 筆袋: 放三色筆,黑色油性筆,螢光筆,身體評估的筆燈。三色筆是V/S 重要的紀錄筆(但是實際上不會自己畫,都是電腦紀錄),黑色油性筆要寫在 IF/IV 或是註記備物的有效日期。(最好是粗一點的,因為有時候藥袋丟棄前要劃掉個資時要用粗一點的比較好)。因為實習服的口袋很深,所以可以放許多東西,但是建議還是要有筆袋,因為沒有筆袋一彎腰全部東西就掉出來,且我常常會因為沒有收回筆芯會有漏水的問題,有筆袋就沒有這個問題了。



2. 識別證: 需要掛在護理師服裝上,所以需要識別證夾。


3. 護理師錶: 需有秒針,因為要計算脈搏與呼吸。不建議用一般手錶,因為有感染控制的問題。國內沒有專門賣護理師錶的地方,所以我是網購購買日本護理師用品。
[PS: 台灣的網路商店有賣許多護理師的用品,但是質感都不太好。因此之前都透過代購從日本下單購買。現在台北已經有Nursery Taiwan 專賣店了。]


4. 膠台: 隨時都需要,有時沒有時間拿出紙張就可以先貼在手上並用油性筆寫重要的資訊。這膠台也是透過網購購買。


5. 隨身小筆記本。隨時隨地都要記下來東西。筆記本要記得,材質不能過軟,最好是有線圈的可隨時撕下來做額外紀錄。一本是整理過後的學理以防老師隨時發問,畢竟即使工具書也不好放在實習服中。另一本是速記。


6. 常用藥品印出來的小藥卡。老師每天都會考的主護病人之用藥機轉,交互作用,副作用,用途等。老師希望自己建立自己的藥品資料庫。以後看到學名藥就主動反射出來這些學理。

   我自己整理藥卡的方式很仰賴兩個工具,一個就是常用藥物治療手冊 (簡稱藥典) ,書本厚到可以當枕頭用,隨身攜帶與查詢不易,即使有給線上資料庫的序號也不好用,因為太多廣告很礙眼。但是不得不說藥典的分類系統真的做得很清楚,且藥典不僅僅是藥典,在每個章節中還有針對系統用藥的藥理作用說明,可讓我們在查各個藥品的時候由下往上推。 (PS: 上藥理學的時候是由上往下學習,在實習時背藥的實務學習模式是由下往上,所以透過藥典的系統性脈絡就可以將學理與實務連結在一起)
 

另外一個查藥物的很棒的醫院網站是光田綜合醫院的藥品查詢網站,藥品雖然較少,但是藥動學ADME 的資料反而在此網站還比較多,藥物說明可看得出來醫院有綜合各項參考資料用多簡易的方式呈現出來給專業人員以及一般用藥民眾查詢。

我在整理藥卡的方式如下,老師藥理學上課幾乎都是用學名藥,但是實習時卻常常會碰到商品名,而且許多藥物都是複方藥物,因此切記查藥物的時候一定要把學名與商品名連結起來。
作用機轉與排泄方式與副作用息息相關,使用劑量以每個醫院的給藥系統與醫囑為主,我們要著重的是要把給藥與 V/S 生命徵象與進行的護理措施連結。實習時學姊很注意生命徵象判斷給藥,這一點在台大實習的時候就深深受到影響。在老師帶著我們給病患藥物之前,先背藥物給老師聽過之後,小心謹慎的三讀五對之後我們就會帶著藥物去病房給藥,給藥時會跟病患一一說明此藥物的醫療用途以及要請病患小心藥物的哪些副作用。共病多的病患有時藥物就多達十幾種,我常常就背得頭昏眼花。

學名

Morphine

編號

34110麻醉性止痛劑 (1)

商品名

Morphine

C/D

1.      作用機轉

CNS opioid 受體結合,抑制痛覺傳導,降低病人對痛覺的反應。

2.      醫療用途 (使用原因)

l   鎮痛。

3.      副作用

噁心、便祕、搔癢。嚴重會無防禦性休克、心跳停止、嚴重呼吸抑制或停止。

4.      禁忌症

Morphine 過敏、呼吸抑制、頭部受傷、急性腹疾、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急性肝臟疾病、同時服用MAOIs

5.      使用劑量

l   MST 膜衣錠口服每12小時服用一次。

l   MXL 膠囊24小時服用一次。

l   注射液:使用時要從最小劑量開始,若為皮下或IV 注射時且未曾使用過鴉片類製劑之病患,起始劑量為每3-4 小時2.0~5mg

6.      護理措施

l   腸胃外給予最具效果

l   用於手術麻醉止痛,作為麻醉之輔助,可依年齡症狀適當的增減用量。

l   若懷疑或已出現麻痺性腸阻塞時應立即停藥。



7.提神的精油。因為口罩內的口氣不佳,且工作沾染許多細菌與病毒的味道。所以我會塗一些薄荷油提神並讓自己精神好一點。

8.小計算機: 計算用藥分量與滴速。可以放在實習服的口袋中。


9. 安全剪刀。像台大的藥物基本上都是原包裝的,要自己分藥,因此常常需要剪刀剪下當天白班所需要的藥量。


另外要準備一個小袋子放在護理站的休息區,裏頭要放的東西有
1. 工具書: 實習手冊很重要。即使是基本護理的實習,但是在醫學中心碰到的幾乎都已經到內外的深度了。所以預算有限的話,建議內外科護理這一本還比較實用,之後內外實習都還可以用到。最好再備一本小型的常用醫學詞彙工具書。另外,有關於護理



2. 分頁的資料夾: 可放實習說明與作業


3. 釘書機: 訂作業。


4. 版夾: 可將一些文具用品與文件放在板夾中,但是在實習時不建議隨身攜帶,因為有感染控制的問題。


5. 水杯: 即使再忙,一定要喝水。最好是大容量的耐熱杯。
6. 午餐 (每天忙到沒有時間去吃東西,因此中午的午餐要先備著),不過有些醫院是可以有時間到餐廳用餐的。
7. 巧克力或能量飲 (累到發昏的時候可快速補充熱量的食物)
8. 備用口罩: 口罩最好四個小時換一個


其他
1. 彈性襪: 站整天,所以沒有醫療用的襪子絕對會從腳底麻起來
2. 印表機: 功課都是隔天早上交,最後要交的功課是所有版本的彙整,總不能一直去超商印東西吧,而且超商的一張要三元,總共實習有八站,不划算 。實習時好的印表機會是你最佳的戰友,所以真的要自己備一台才行。
[PS: HP LaserJet Pro M15w + 原廠碳粉 + 影印紙一包,買的時候才 2990 元,很划算。]
 

3. 聽診器。 其實單位都有,但是如果你身體評估時已經買了聽診器就可以帶自己的去。記得用之前後都要用酒棉消毒。
4. 分頁的標籤。最後實習的總紀錄要分好頁籤,做得漂漂亮亮的給老師。
5. 最重要的是一顆正向且積極的心,不被實習老師特意的刁難擊倒,不被病人的情緒左右。特意的刁難為的是要你趕緊成長,病人的情緒是因為他們正在生病,生理影響心理。與實習老師之間的相處也要向上管理,因為老師注意的是實習的態度,正向積極的態度,老師詢問問題後查問題後答覆。

每天五點多起床,七點準時在病房出現,幾乎到下午四點多才能實習完。但是要改當天的作業與繳交新的作業。每天都寫作業到半夜。

學士後基本護理學實習總共十天,共三周,第一周三天,第二周四天,第三周三天。第二周最累~~~,實習真的是最好每周兩天為佳,一週三天就有點緊繃了,一週四天就快要升天了。而基本護理學實習通常就是考驗你臨床與耐壓力是否足夠的最關鍵的一站,我內外一二實習都去過之後,發現到其實基本護理學愈在困難的單位,往後的內外一二實習就比較游刃有餘。

[實習成績重不重要? 我同班同學參加學校就業推薦時,各醫院就有各醫院的推薦門檻。例如北榮學業成績需要 78,但實習成績需要 80。這成績的計算會在學士後護理三上時的11月份左右看你的總體學業成績與實習成績。臺大醫院的需要等到每年三月份跟四技生一起參加學校的就頁推薦,每個人僅能選擇一次就業推薦,不是年底的這一次,就是隔年國考後的三月份。看了一下各家醫院的實習成績最低要求,幾乎都是 80分以上,這代表的是總共八站的實習,你的每一次的實習成績都最好是在 80分以上。所以實習成績真的很重要。]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學士後護理開學前可以做的事情

好奇查看了一下今年北護學士後護理的簡章 發現到簡章中竟然還多寫了一段以前沒有寫到的部分 "基於產業特性及本校各系學生均有實習課程,因此必需具有相當之視覺、聽覺功能,具口語表達力、溝通能力,需久站、運用肢體操作儀器、能迅速移動,具人際互動溝通協調能力、能控管自身情緒、具相當之抗壓能力;學生畢業後將進入醫院照顧病患。" 確實,進來時暑假就上完一學期的課程,一上就上完大學部一二年級大部分的基礎醫學,但其實比起實習,反而基礎醫學在比較之下是輕鬆的。 因此若是在確定上北護的學士後的學弟妹,過來人會給的建議是在暑假課程開始之前要做先準備的事情是 1. 預習高中的生物。生物中有關生理學與解剖學的基本觀念,可以看的影片有工作細胞, 公鴿生物小講堂 中有關人體生理與解剖的部分 。就當作是暑假上生物化學,解剖學與生理學之前的預習。透過影片學習的方式會比較容易上手。否則在短短的六週要上完一學期的課程,說實在的,只能強迫自己塞進腦海中囫圇吞棗,難以消化。尤其是生理學與解剖學都是用原文的教科書,尤其是解剖正課與實驗課都用英文考試,事先沒有一個基本概念,暑假的勞累度絕對會讓你爆肝。 2. 暑假要修的課程有生理學,生理學實驗,解剖學,解剖學實驗,心理學與生物化學。課程是滿滿的從星期一早上九點鐘開始到星期五晚上都有滿滿的課。為什麼晚上會有課,因為晚上的課就是 TA 上課複習課。TA 的課很重要,因為白天上過老師的課程還是渾渾噩噩的無法吸收,但是晚上上 TA的課就當作是當天課程的複習,因為你除了周末假日外,平常日你根本無法念書,回家倒頭就睡。 3. 從來沒有上過實驗課的我,在上課之前很怕的事情是動物實驗。不過,除了生理學實驗會解剖牛蛙,解剖學實驗會解剖豬心看心臟的構造外,其他的生理學實驗就真的是很實在的透過動手做的過程讓書本上讀不懂的學理與操作實驗連結起來。例如,算白血球數量,心電圖,尿液分析,血糖分析,感覺反射都很有趣。所以上實驗課都精神很好。解剖學實驗就是一整天看模具,要記得看模具的時候一定要自己透過自己的話語來建構人體的認知地圖。而模具的認識就很像是  輔仁大學解剖知識 影片一樣,而期中期末的跑台基本上就是將你實驗課上所碰到的模具用箭頭指位,你比須要在短短的 20 秒之內答題,鈴聲響後馬上到下一個模具答題。一旦有所遲疑,也要硬選一項之後不留戀的往下走。 4. 選課時雖然生物...

準備書審與面試- 北護篇

今年準備報考北護,台大與北醫三所學校 早在今年三月份就已經跟公司提出離職 抱著破釜沉舟的心情準備書審與面試 有些學校需要大學的名次排名 幸好大學成績不錯,全班54人,名次為第6名 現在申請作業都已經自動化了。當天申請,當天取件 這三所學校書審的條件大同小異 但是仍有細微之處要仔細核對清楚 ============================== 北護 第一階段: 書審,擇優參加面試。 第二階段: 面試 100%。 書審資料準備包括歷年成績單,學經歷總表,讀書計畫與其他有利審查資料。 有利審查的資料我特別用 ppt 的方式將人生規畫成三個階段,而學士後護理則是我第三人生的開始。 北護的資料算是這三家中,網路資源最多,過來人也熱於分享經驗最多的一家學校。 我將所有資料用迴紋針夾好,刻意不做目次,依照簡章順序將資料依序放入審查資料袋中。 雖然書審沒有加入最後的成績中,但是透過整理書審資料的過程中,閱讀有關於面試有可能出到的考題。 第一階段審查的成績真的也不錯,還蠻高分的。 面試日期為 5月4日,與台大時間都是同樣在周六一早。台大先面試在來須要在一小時內趕到北護。 [PS: 不過時間真的衝突到也不用擔心,台大可以在當天面試時間內到現場後再面試,但最好事先先打電話詢問一下] 早上因為先經歷過台大面試的經驗後,考了點滴滴速與一堆英文醫藥專有名詞後,整個人竟然就放輕鬆地去北護面試。因為台大的考題真的是很討人厭,後面再詳述為何台大面試的感覺讓我覺得很感受很差。 面試總共有240 多人,會分成好幾批,一批三個入場。 先進行英文小筆試,在8分鐘的時間內需要將英文短文翻譯出來,一分鐘換場後,直接就是面試了。 面試時,三位面試委員會先請三個面試同學分別就剛剛的英文短文利用一分鐘的時間,用中文的方式述說出來。 再來老師就會出題,詢問三個同學針對問題是否有自己的想法。 北護的面試問題都是非常生活化的問題。我這一場的三個問題如下 1. 你對護理的想法與認知? 2. 暑假8/1 就上課,你有什麼想法? 3. 護理行業是辛苦的,你的想法呢? 面試的三個題目都是我之前擬答準備的題目。英文短文的部分我抽到的題目也很簡單,全部翻譯成中文,且流利的回答出來。因此,當面試完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