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Follow your passion, stay true to yourself.

“Follow your passion, stay true to yourself, never follow someone else’s path unless you’re in the woods and you’re lost and you see a path then by all means you should follow that. Don’t give advice, it will bite you in the ass. Don’t take anyone’s advice. So my advice to you is to be true to yourself and everything will be fine. ”

Ellen DeGeneres, 2009, Tulane University

我一直都知道自己的 Passion 在那裏,堅持自我但不代表失去自我。責備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是侮辱人,尤其是現今的社會型態不需要的是權威,而是每個人秉持自己的初心並發揮傾聽與同理,不要因為以前實習老師就是這樣做的或是做久了,做累了,而失去當初原始的初心。

老師曾質疑我我為何年近45還要念學士後護理,讓我想到12年前,當時子癲症發作不得不緊急剖腹生下兒子的我,兒子更因為呼吸窘迫不得不第一時間進入 NICU 時,拔比趁我還在恢復室時幫兒子拍下的照片..我從恢復室直接移到護理站觀察12小時,麻醉醒來第一個念頭就是看兒子,但是因為身上管線實在太多且還在觀察我的血氧濃度,不能夠隨便移動...印象深刻的是那天大難不死後,跟拔比在觀察室裡促膝長談...談兒子,談女兒,談未來.....依稀中,拔比好像哭過...所以我非常清楚每一天十一點在門外等待會面焦急的家長,與珍惜進來陪伴小朋友的時刻,看到小孩時一定會流淚,聽護理師講話與醫生說明病況時一定會流淚,我也曾經是手足無措的父母,但我那時從醫師與護理師的身上得到的救贖,得到了力量。但很諷刺的是,我卻在一樣的場所受到老師的質疑我讀學士後護理的初心,就只是要一張執照而已...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護理實習需要準備的物品

實習必備用品,在 藍色實習服中 的兩個百寶袋中,需要放的東西有 1. 筆袋: 放三色筆,黑色油性筆,螢光筆,身體評估的筆燈。三色筆是V/S 重要的紀錄筆(但是實際上不會自己畫,都是電腦紀錄),黑色油性筆要寫在 IF/IV 或是註記備物的有效日期。(最好是粗一點的,因為有時候藥袋丟棄前要劃掉個資時要用粗一點的比較好)。因為實習服的口袋很深,所以可以放許多東西,但是建議還是要有筆袋,因為沒有筆袋一彎腰全部東西就掉出來,且我常常會因為沒有收回筆芯會有漏水的問題,有筆袋就沒有這個問題了。 2. 識別證: 需要掛在護理師服裝上,所以需要識別證夾。 3. 護理師錶: 需有秒針,因為要計算脈搏與呼吸。不建議用一般手錶,因為有感染控制的問題。國內沒有專門賣護理師錶的地方,所以我是網購購買日本護理師用品。 [PS: 台灣的網路商店有賣許多護理師的用品,但是質感都不太好。因此之前都透過代購從日本下單購買。現在台北已經有 Nursery Taiwan  專賣店了。] 4. 膠台: 隨時都需要,有時沒有時間拿出紙張就可以先貼在手上並用油性筆寫重要的資訊。這膠台也是透過網購購買。 5. 隨身小筆記本。隨時隨地都要記下來東西。筆記本要記得,材質不能過軟,最好是有線圈的可隨時撕下來做額外紀錄。一本是整理過後的學理以防老師隨時發問,畢竟即使工具書也不好放在實習服中。另一本是速記。 6. 常用藥品印出來的小藥卡。老師每天都會考的主護病人之用藥機轉,交互作用,副作用,用途等。老師希望自己建立自己的藥品資料庫。以後看到學名藥就主動反射出來這些學理。    我自己整理藥卡的方式很仰賴兩個工具,一個就是常用藥物治療手冊 (簡稱藥典) ,書本厚到可以當枕頭用,隨身攜帶與查詢不易,即使有給線上資料庫的序號也不好用,因為太多廣告很礙眼。但是不得不說藥典的分類系統真的做得很清楚,且藥典不僅僅是藥典,在每個章節中還有針對系統用藥的藥理作用說明,可讓我們在查各個藥品的時候由下往上推。 (PS: 上藥理學的時候是由上往下學習,在實習時背藥的實務學習模式是由下往上,所以透過藥典的系統性脈絡就可以將學理與實務連結在一起)   另外一個查藥物的很棒的醫院網站是 光田綜合醫院 的藥品查詢網站,藥品雖然較少,但是藥動學ADME 的資料反而在此網站還比較多,藥物說明可看得出來醫院有綜合各項參考資...

學士後護理開學前可以做的事情

好奇查看了一下今年北護學士後護理的簡章 發現到簡章中竟然還多寫了一段以前沒有寫到的部分 "基於產業特性及本校各系學生均有實習課程,因此必需具有相當之視覺、聽覺功能,具口語表達力、溝通能力,需久站、運用肢體操作儀器、能迅速移動,具人際互動溝通協調能力、能控管自身情緒、具相當之抗壓能力;學生畢業後將進入醫院照顧病患。" 確實,進來時暑假就上完一學期的課程,一上就上完大學部一二年級大部分的基礎醫學,但其實比起實習,反而基礎醫學在比較之下是輕鬆的。 因此若是在確定上北護的學士後的學弟妹,過來人會給的建議是在暑假課程開始之前要做先準備的事情是 1. 預習高中的生物。生物中有關生理學與解剖學的基本觀念,可以看的影片有工作細胞, 公鴿生物小講堂 中有關人體生理與解剖的部分 。就當作是暑假上生物化學,解剖學與生理學之前的預習。透過影片學習的方式會比較容易上手。否則在短短的六週要上完一學期的課程,說實在的,只能強迫自己塞進腦海中囫圇吞棗,難以消化。尤其是生理學與解剖學都是用原文的教科書,尤其是解剖正課與實驗課都用英文考試,事先沒有一個基本概念,暑假的勞累度絕對會讓你爆肝。 2. 暑假要修的課程有生理學,生理學實驗,解剖學,解剖學實驗,心理學與生物化學。課程是滿滿的從星期一早上九點鐘開始到星期五晚上都有滿滿的課。為什麼晚上會有課,因為晚上的課就是 TA 上課複習課。TA 的課很重要,因為白天上過老師的課程還是渾渾噩噩的無法吸收,但是晚上上 TA的課就當作是當天課程的複習,因為你除了周末假日外,平常日你根本無法念書,回家倒頭就睡。 3. 從來沒有上過實驗課的我,在上課之前很怕的事情是動物實驗。不過,除了生理學實驗會解剖牛蛙,解剖學實驗會解剖豬心看心臟的構造外,其他的生理學實驗就真的是很實在的透過動手做的過程讓書本上讀不懂的學理與操作實驗連結起來。例如,算白血球數量,心電圖,尿液分析,血糖分析,感覺反射都很有趣。所以上實驗課都精神很好。解剖學實驗就是一整天看模具,要記得看模具的時候一定要自己透過自己的話語來建構人體的認知地圖。而模具的認識就很像是  輔仁大學解剖知識 影片一樣,而期中期末的跑台基本上就是將你實驗課上所碰到的模具用箭頭指位,你比須要在短短的 20 秒之內答題,鈴聲響後馬上到下一個模具答題。一旦有所遲疑,也要硬選一項之後不留戀的往下走。 4. 選課時雖然生物...

準備書審與面試- 北護篇

今年準備報考北護,台大與北醫三所學校 早在今年三月份就已經跟公司提出離職 抱著破釜沉舟的心情準備書審與面試 有些學校需要大學的名次排名 幸好大學成績不錯,全班54人,名次為第6名 現在申請作業都已經自動化了。當天申請,當天取件 這三所學校書審的條件大同小異 但是仍有細微之處要仔細核對清楚 ============================== 北護 第一階段: 書審,擇優參加面試。 第二階段: 面試 100%。 書審資料準備包括歷年成績單,學經歷總表,讀書計畫與其他有利審查資料。 有利審查的資料我特別用 ppt 的方式將人生規畫成三個階段,而學士後護理則是我第三人生的開始。 北護的資料算是這三家中,網路資源最多,過來人也熱於分享經驗最多的一家學校。 我將所有資料用迴紋針夾好,刻意不做目次,依照簡章順序將資料依序放入審查資料袋中。 雖然書審沒有加入最後的成績中,但是透過整理書審資料的過程中,閱讀有關於面試有可能出到的考題。 第一階段審查的成績真的也不錯,還蠻高分的。 面試日期為 5月4日,與台大時間都是同樣在周六一早。台大先面試在來須要在一小時內趕到北護。 [PS: 不過時間真的衝突到也不用擔心,台大可以在當天面試時間內到現場後再面試,但最好事先先打電話詢問一下] 早上因為先經歷過台大面試的經驗後,考了點滴滴速與一堆英文醫藥專有名詞後,整個人竟然就放輕鬆地去北護面試。因為台大的考題真的是很討人厭,後面再詳述為何台大面試的感覺讓我覺得很感受很差。 面試總共有240 多人,會分成好幾批,一批三個入場。 先進行英文小筆試,在8分鐘的時間內需要將英文短文翻譯出來,一分鐘換場後,直接就是面試了。 面試時,三位面試委員會先請三個面試同學分別就剛剛的英文短文利用一分鐘的時間,用中文的方式述說出來。 再來老師就會出題,詢問三個同學針對問題是否有自己的想法。 北護的面試問題都是非常生活化的問題。我這一場的三個問題如下 1. 你對護理的想法與認知? 2. 暑假8/1 就上課,你有什麼想法? 3. 護理行業是辛苦的,你的想法呢? 面試的三個題目都是我之前擬答準備的題目。英文短文的部分我抽到的題目也很簡單,全部翻譯成中文,且流利的回答出來。因此,當面試完之後...